近日,持续高温天气导致热射病高发,名山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连续成功救治3例危重热射病患者。经过全力抢救,目前3名患者均已痊愈出院。
典型案例:1.建筑工人中暑案例:50岁男性建筑工人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连续作业数十小时,从事钢筋捆扎工作后发病。2.老年迷路案例:84岁老人在高温天气中迷路,持续暴晒6小时后被警方寻回时已发病。3.密闭车间案例:52岁木材厂工人在通风不良的高温车间内作业时突发昏迷。3名患者入院时均出现深度昏迷、全身强直抽搐,核心体温超过42℃(超体温计量程),伴休克(血压低至休克水平)、心动过速(150-170次/分)及多器官功能衰竭。其中迷路的高龄患者还合并全身多处热损伤。
重症医学科团队立即启动热射病抢救预案:给予快速降温:同步采用控温毯体表降温、冰盐水胃管灌注+灌肠、静脉输注低温液体等综合措施;器官支持:气管插管机械通气、脑保护性镇静、血流动力学监测;系统治疗:精准调控内环境、预防感染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。经过团队全力救治,患者陆续恢复意识,器官功能显著改善,最终转出ICU继续康复。
专家提醒:重症医学科主任杨远伟强调,热射病作为最危重的中暑类型,具有以下特征:1.高危人群:户外劳动者、老年人、密闭环境作业者;2.致命机制:体温调节中枢衰竭致核心温度>40℃,引发“炎症风暴”和多器官功能衰竭;3.预警症状:头晕、乏力后迅速进展为昏迷、抽搐;4.急救要点:立即移至阴凉处,脱衣+物理降温(重点颈部、腋窝、腹股沟),拨打120同时持续扇风降温。
防护建议:户外工作者:避开11:00-16:00高温时段,每小时补充含盐饮料500-1000ml。老年人:备仁丹、十滴水等防暑药品,避免单独外出。饮食调理:适量饮用绿豆汤、淡盐水,保证优质蛋白摄入。
名山区人民医院已开通中暑急救绿色通道,市民如遇相关症状可拨打120急救电话。